武宁县历史沿革

商代为艾侯领地。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设海昏县。新莽名“宜生”;汉光武复名“海昏”;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从海昏分设建昌县;建安四年(199年)从海昏分立西安县,县治在高城乡之西安里(今石渡新峰)。晋太康元年(280年)改西安县为豫宁县。南朝陈永定三年(559年),于豫宁县立豫宁郡,辖艾、永修、建昌、新吴(即今奉新)、豫宁五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省豫宁郡,将永修、豫宁、新吴、艾四县合并为建昌县,属洪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洪州改为豫章郡。

武周长安四年(704)析建昌县置武宁县,县城仍在西安里,武宁县名自此始。唐景云元年(710年),改武宁复为豫宁,县城由西安里迁新县(今石渡新华)。天宝四年(745年),县城由新县迁玉枕山前(即老县城古艾镇)。宝应元年(762年),因避代宗李豫讳,,改豫宁为武宁县。贞元十六年(800年),分武宁八乡(高、崇、奉、武、仁、西、安、太)设分宁县(即今修水、铜鼓县)。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武宁县南朱家山以南至铁门槛一部分划出,与建昌、奉新两县各划出之地设靖安县,均属江南西路管辖。

宋,武宁属江南西路洪州。元属江西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隆兴改为龙兴。至元二十三年,武宁置宁州,侠武宁、分宁两县。大德五年(1301年),分宁改称宁州,武宁属龙兴路。明清属南昌府。民国初始,废府,武宁直属江西省都督府。民国3年(1914年),属巡阳道。民国15年(1926年),废道,武宁直属省辖。民国21年(1932年)后,武宁属第二行政区,行政长官驻武宁。民国24年(1935年)4月24日,属第一行政区,行政督察员驻武宁。民国31年(1942年)8月,属第九行政区(专署驻武宁)。1949年属九江专区,1970年属九江地区,1983年属九江市。

1970年,因建柘林水库,县城迁至南市岭。1993年1月3日,撤销石门楼乡、鲁溪乡、船滩乡、泉口乡,设立石门楼镇、鲁溪镇、船滩镇、泉口镇(赣民字[1993]3号批复)。1997年2月3日,武宁县县农科所改制,与从黄塅镇划入的花棚、茶坪、石枧、武安、源口、彭术、桐林行政村和实验场组建南市乡,乡政府驻董家坪(赣民字[1997]24号批复)。

至此,全县面积3506.6平方千米,人口约35.8万人,辖8个镇、16个乡:新宁镇、泉口镇、鲁溪镇、澧溪镇、船滩镇、石门楼镇、黄塅镇、罗坪镇、上汤乡、南岳乡、东林乡、石渡乡、清江乡、巾口乡、宋溪乡、伊山乡、甫田乡、官莲乡、横路乡、大洞乡、杨洲乡、严阳乡、罗溪乡、南市乡。县政府驻新宁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宁县常住总人口345292人,其中,新宁镇36975人、泉口镇19518人、鲁溪镇30456人、澧溪镇23629人、船滩镇25499人、石门楼镇20745人、黄段镇15694人、罗坪镇15949人、大洞乡8530人、横路乡20379人、官莲乡14428人、巾口乡7457人、宋溪乡9496人、伊山乡3084人、甫田乡13356人、上汤乡6921人、南岳乡3437人、东林乡8426人、石渡乡13228人、清江乡12135人、罗溪乡12401人、严阳乡3116人、杨洲乡8859人、南市乡11574人。

2002年1月11日,撤销伊山乡,划归宋溪乡;撤销南岳乡,划归船滩镇(赣民字[2002]10号批复)。2002年7月16日,撤销宋溪乡,设立宋溪镇(赣民字[2002]155号批复)。2002年末,武宁县辖9个镇、13个乡,9个居委会、254个行政村。

2003年10月10日,撤销黄塅镇、严阳乡、南市乡,成建制划归新宁镇管辖(赣民字[2003]260号批复);12月实施,新宁镇政府迁至黄塅,原新宁镇辖区设豫宁街道办事处(非正式行政区划)。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34.8万人,辖8个镇、11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宁县常住总人口360269人,其中,新宁镇85462人,泉口镇19387人,鲁溪镇32606人,船滩镇27621人,澧溪镇22225人,罗坪镇16402人,石门楼镇20450人,宋溪镇10983人,大洞乡7035人,横路乡17434人,官莲乡14662人,中口乡6299人,东林乡7763人,上汤乡5284人,甫田乡11514人,清江乡11223人,石渡乡12832人,杨洲乡7070人,罗溪乡12271人,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1746人。

2013年,省民政厅(赣民字[2013]6号)批复同意将新宁镇分设为豫宁街道和新宁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