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前置海陵县,东晋设海陵郡。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置州,先民祈盼“国泰民安”,因名“泰州”。五代设泰兴、兴化县。
宋熙宁五年(1072)年,泰州属淮南东路。元初领海陵如皋两县,隶扬州路。明洪武初,省海陵县入泰州,领如皋县,属扬州府。明置靖江县。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如皋入通州,泰州遂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泰州改称泰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21日,泰州城区解放,划城区设置泰州市,乡村设置泰县。同年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行署驻泰州,下辖泰州、扬州、盐城、淮阴、南通5个行政区,41个县(市)。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泰兴县、靖江市、泰县、海安县、如皋县、东台县、台北县等县(市)。
1950年1月,泰州行政区与扬州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地专机关驻泰州,下辖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县、靖江县、江都县、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仪征县、六合县(1953年1月1日又从皖北滁县地区划进江浦县)等县(市),后扬州市直属苏北行政区。1953年2月苏北泰州专署改名为江苏省扬州行政公署。
1950年5月至10月,1959年1月至1962年5月,泰州市与泰县几度划并。1996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将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代管;以原县级泰州市的行政区域设立海陵区。
199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姜堰市的寺巷、鲍徐、塘湾、白马、野徐5个乡镇和泰州市的口岸、刁铺、永安洲、田河、许庄5个乡镇划归海陵区管辖。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新设高港区,区政府驻口岸镇;管辖从海陵区划出的口岸、刁铺、许庄、田河、永安洲、白马、野徐7个乡镇。
2001年末,泰州市面积5790平方千米,人口503.10万人,行政区划设4市2区,共有6个街道、91个镇、8个乡。兴化、靖江、泰兴、姜堰4市下辖82个镇、6个乡,251个居委会和1451个村委会。海陵区、高港区面积428平方千米,人口60.57万人,下辖6个街道、9个镇、2个乡,87个居委会、127个村委会。面积5790平方千米,人口503.10万人。 海陵区(含开发区)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41.15万人,辖4个镇、2个乡、6个街道,74个居委会、70个村委会:九龙镇、塘湾镇、泰东镇、东郊乡、西郊乡,寺巷镇(开发区)。 高港区面积224平方千米,人口19.42万人,辖5个镇,13个居委会、57个村委会:口岸镇、刁铺镇、永安洲镇、白马镇、野徐镇。 兴化市面积2393平方千米,人口155.27万人,辖29个镇、5个乡,76个居委会、614个村委会:戴窑镇、合陈镇、永丰镇、大营镇、新垛镇、老圩乡、安丰镇、下圩镇、海南镇、钓鱼镇、大邹镇、沙沟镇、周奋乡、缸顾乡、中堡镇、李中镇、西郊镇、城东镇、西鲍乡、临城镇、林湖乡、垛田镇、竹泓镇、沈伦镇、大垛镇、荻垛镇、陶庄镇、昌荣镇、茅山镇、周庄镇、陈堡镇、戴南镇、张郭镇、昭阳镇。 靖江市面积665平方千米,人口66.46万人,辖12个镇,55个居委会、194个村委会:靖城镇、新桥镇、东兴镇、八圩镇、斜桥镇、西来镇、季市镇、孤山镇、红光镇、生祠镇、马桥镇、团结镇。 泰兴市面积1253平方千米,人口128.82万人,辖23个镇、1个乡,59个居委会、343个村委会:珊瑚镇、南沙镇、黄桥镇、分界镇、古溪镇、横垛镇、元竹镇、广陵镇、曲霞镇、张桥镇、溪桥镇、刘陈镇、新街镇、姚王镇、七圩镇、蒋华镇、大生镇、过船镇、马甸镇、根思乡、宣堡镇、胡庄镇、泰兴镇、河失镇。 姜堰市面积1051平方千米,人口91.99万人,辖18个镇,61个居委会、300个村委会:姜堰镇、溱潼镇、蒋垛镇、顾高镇、大 镇、张甸镇、大泗镇、梁徐镇、苏陈镇、桥头镇、淤溪镇、白米镇、娄庄镇、沈高镇、兴泰镇、俞垛镇、华港镇、罡杨镇。
经省政府批准,从2006年1月份起,泰州市对海陵、高港两个城区部分乡镇、街道实施区划调整,共撤并6个城郊乡镇,新组建7个街道办事处。具体方案是:(1)海陵区:将东郊乡与城东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城东街道办事处;将西郊乡与城西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城西街道办事处;撤销塘湾镇,在其原辖区设立凤凰路街道办事处;撤销泰东镇,在其原辖区设立京泰路街道办事处。(2)高港区:撤销口岸镇,在其原辖区设立口岸街道办事处;撤销刁铺镇,在其原辖区分别设立刁铺街道办事处和许庄街道办事处。
2012年,《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泰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苏政发[2012]161号):经国务院批准,对泰州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以原姜堰市行政区域为姜堰区行政区域。姜堰区人民政府驻姜堰镇上海路1号。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泰州市辖海陵、高港、姜堰3个市辖区,代管靖江、泰兴、兴化3个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