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县历史沿革

土名伊秃河(一秃河)、依屯河、伊图河等。县城设在伊通街,因伊通河在县境内发源,因此得名,而伊秃河(一秃河)、伊图、依屯河都是伊通的音转。伊通,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意为宏大、汹涌之河。

唐属渤海郡。宋属东京咸平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嘉庆十九年(1814)设伊通河分防巡检。光绪八年(1882)置伊通州,属吉林府。宣统元年(1909),改伊通州为直隶州,属吉林省。1913年废直隶州,改置伊通县。1942年伊通县与双阳县合并,称通阳县。1945年10月,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长春地区管辖。1945年12月,划归吉林省政府直辖。1946年2月,撤销通阳县,恢复伊通县、双阳县建制。

1946年,伊通县划归吉辽省辽北分省管辖;7月,划归吉林省吉南专区管辖,后被国民党军占领。1947年10月伊通县解放,隶属吉林省。1948年6月22日,吉林省政府奉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撤销吉南、吉北两个专区,伊通县归吉林省政府直辖。1956年7月属怀德专区(10月改为公主岭专区)。1958年10月属四平专区。

1983年8月为四平市所辖,1985年2月为公主岭市所辖,1985年12月复归四平市所辖。1988年,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原伊通县的行政区域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伊通满族自治县设立后,仍由四平市直接领导(8月30日民政部民[1988]行批17号文件,9月15日吉林省政府吉政函[1988]177号文件)。

 

1946年2月,伊通县辖14个区,172个村,县政府驻伊通镇。1948年6月辖14个区,161个村。1955年,各区称谓取消序号,恢复原地名称呼;全县辖14个区,173个村。1956年初,全县辖4个区,1个镇、61个乡。1956年辖4个区、1个镇、25个乡、9个公社?。

1958年,全县辖8个公社,134个管理区。1960年,辖1个镇、8个公社.计134个生产大队。1966年1月,辖1个镇、21个公社,计221个生产大队。1968年2月,增设1个公社,仍为211个生产大队。1979年6月,伊通镇设2个街道办事处。1980年初,辖1个镇、21个公社,260个生产大队,1479个生产小队。

1983年,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小队改为屯。1988年7月,伊通县辖8个镇、14个乡.234个村委会、31个居委会。1989年8月4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新家满族乡,设立新家乡;12月9日,将东尖山乡的河北村、头道乡的三星村、新家乡的东新村划归伊通镇管辖。

1995年12月,伊通满族自治县辖9个镇、13个乡:伊通镇、营城子镇、靠山镇、马鞍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伊丹镇、景台镇、西苇镇、五一乡、新家乡、爱民乡、东尖山乡、三道乡、黄岭子乡、板石庙乡、地局子乡、头道乡、二道乡、新兴乡、发展乡、莫里青乡。共有27个居委会、241个村委会。

1998年12月4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二道乡,设立二道镇。2000年8月20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头道乡、东尖山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伊通镇管辖;撤销发展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景台镇管辖;撤销地局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板石乡管辖,将板石乡更名为河源镇。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82134人,其中:伊通镇102064人、二道镇18757人、伊丹镇29631人、马鞍镇29809人、景台镇36376人、靠山镇28050人、大孤山镇29104人、小孤山镇27915人、营城子镇23042人、西苇镇15833人、五一乡18364人、爱民乡13379人、新家乡16477人、新兴乡16155人、莫里乡16655人、黄岭子乡17474人、三道乡20637人、板石乡22412人。

2002年6月14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五一乡、新家乡,将五一乡所辖行政区域和新家乡的米斗浅村等划归伊通镇管辖,将新家乡的向前村、打草村、新宏村、沙古村、后柳村、新家村、新山村划归营城子镇管辖;撤销爱民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大孤山镇管辖;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8月9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黄岭子乡,设立黄岭子镇,所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2002年底,伊通满族自治县总人口4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近9万人。辖12个镇、3个乡。

2003年底,伊通满族自治县面积252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4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5万人,满族人口17.6万人。辖12镇,3乡:伊通镇、营城子镇、靠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伊丹镇、马鞍山镇、景台镇、西苇镇、二道镇、河源镇、黄岭子镇、新兴乡、莫里青乡、三道乡。

截至2006年1月,伊通滿族自治县辖12镇,3乡:伊通镇、营城子镇、二道镇、西苇镇、景台镇、河源镇、伊丹镇、小孤山镇、大孤山镇、马鞍山镇、靠山镇、黄岭子镇、莫里青乡、三道乡、新兴乡。共有14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5个)、189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475409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