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今宁远县境内设有舂陵、泠道二县,是为建县之始。西汉时,今宁远境内设营道、泠道二县和舂陵侯国,属零陵郡。初元四年(前45),舂陵侯国并入泠道县。新莽王朝时,改泠道县为泠陵县,改营道县为九疑亭。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泠道、营道县名。三国吴凤凰元年(272),析泠道县置舂阳县。晋永和年间,改舂阳县为舂陵县。隋开皇九年(589),舂陵、泠道并入营道县。大业十三年(617),肖铣改营道县为梁兴县。
唐武德四年(621),改梁兴县为唐兴县,长寿二年(705)改为武盛县,神龙元年(724)复为唐兴县。天宝元年(724),改唐兴县为延唐县,五代后梁改为延昌县,后唐复为延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延唐县为延熹县。宋乾德三年(965)改延熹县为宁远县,县名取远方安宁之意,属道州江华郡。1914~1922年属衡阳道,随后属第七、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永州专区,1954年属衡阳专区,1962年属零陵地区,1996年始属永州市。
1996年,宁远县面积2498平方千米,人口73.2万人。辖12个镇、5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舜陵镇、柏家坪镇、清水桥镇、湾井镇、水市镇、中和镇、冷水镇、鲤溪镇、天堂镇、禾亭镇、仁和镇、太平镇、桐木漯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九嶷山瑶族乡、荒塘瑶族乡、保安乡。县政府驻舜陵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宁远县常住总人口738259人,其中,舜陵镇120494人,天堂镇40626人,水市镇66614人,湾井镇36586人,冷水镇74030人,太平镇54242人,禾亭镇40732人,仁和镇32178人,中和镇62040人,柏家坪镇52941人,清水桥镇36590人,鲤溪镇44371人,九嶷山乡28588人,保安乡29017人,棉花坪乡4708人,桐木漯乡4439人,荒塘乡10063人。
2000年末,宁远县总人口77.42万人。辖12个镇、5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舜陵镇、天堂镇、水市镇、湾井镇、冷水镇、太平镇、禾亭镇、仁和镇、中和镇、柏家坪镇、清水桥镇、鲤溪镇、九疑(山)瑶族乡、保安乡、荒塘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桐木漯瑶族乡。共有698个村(居)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宁远县常住总人口702562人,其中,舜陵镇127115人,天堂镇34752人,水市镇63323人,湾井镇34222人,冷水镇71255人,太平镇48561人,禾亭镇38617人,仁和镇28869人,中和镇60547人,柏家坪镇54777人,清水桥镇34384人,鲤溪镇40843人,九疑山瑶族乡25738人,保安乡26462人,荒塘瑶族乡7690人,棉花坪瑶族乡2203人,桐木漯瑶族乡3204人。
2013年,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3]34号)批复同意:撤销宁远县舜陵镇,设立文庙、舜陵、桐山3个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文庙街道辖文庙、舂陵、东溪3个社区,西郊、隔洞、鱼古弄、桐子山、竹子坝、八里桥、恩里、新车、笋田洞、范家、双板桥、欧公养、山下洞、竹元福、蛟龙塘、背后山、李家寨、棉花漯、株木山、东郊、肖家、欧家、乐家、石板塘、逍遥岩、五里庵、朝斗坝、跳墩石、柳塘、唐家山、瓦窑头、罗家、黄龙头、东塘、周家、昌田洞、大路脚、白面下、城头寨39个建制村,总面积87.4平方公里,总人口6.85万人,办事处驻舂陵路;舜陵街道辖泠南、莲花、印山3个社区,蔡家、罗坝头、龙板桥、良坪、黄金桥、王茂塘、冯家、淌下、长春、丙塘、兴旺山、邱家、湾头、花板塘、麻池塘15个建制村,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总人口4.62万人,办事处驻泠南路(原舜陵镇人民政府驻地);桐山街道辖舜源、重华2个社区,葫芦淌、宝塔脚、桐山、老村屋、五里桥、鸟立塘、福家坪、祥文福、仁山庙、大种地10个建制村,总面积46.7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办事处驻光明路。
2014年,撤销保安乡,设立保安镇(湘民行发[2014]20号)。2015年,设立东溪街道(永政函[2015]70号);将天堂镇的下河洞、高岗头、寡婆桥、刘子用、麦地江5个建制村划归到桐山街道,将冷水镇的十里铺村,仁和镇的草子塘村、周王家村、伞里洞村、华石盘村,禾亭镇的野鹿岗村、鸡公岭村共7个建制村划归到文庙街道(湘民行发[2014]22号,永政办发[2015]1号)。
至此,全县辖4个街道、12个镇、4个民族乡:文庙街道、舜陵街道、桐山街道、东溪街道、天堂镇、水市镇、湾井镇、冷水镇、太平镇、禾亭镇、仁和镇、中和镇、柏家坪镇、清水桥镇、鲤溪镇、保安镇、九疑瑶族乡、荒塘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桐木漯瑶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