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历史沿革

春秋末年楚国大夫白善始在此筑城,史称白公城。秦属长沙郡。西汉初置昭陵县。西晋避司马昭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同时改昭阳县为邵阳县,邵阳名始此。隋设潭州。唐设邵州。后晋曾一度改邵州为敏州。南宋理宗皇帝因曾遥领邵州使,故于宝庆元年(1225)升邵州为宝庆府。元为宝庆路。明、清为宝庆府。民国为邵阳县。

1949年设邵阳专区,专署驻邵阳县,辖邵阳、新宁(驻金石镇)、城步、武冈、隆回(驻桃花坪)、新化等6县。1950年,由邵阳县析置邵阳市,邵阳专署驻邵阳市,邵阳县迁塘渡口镇。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入邵阳专区,由邵阳县析置新邵(驻酿溪镇)、邵东(驻两市塘)2县,由武冈县析置洞口县(驻洞口),邵阳专区辖1市、12县。1953年邵阳市改为省辖市。

1956年城步县改设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邵阳专区辖11县、1自治县。1958年,邵阳市划归邵阳专署领导,原属黔阳专区的绥宁县(驻长铺镇)划入邵阳专区,辖1市、12县、1自治县。1961年,由新化县析置冷江市,由涟源县析置娄底市,均由邵阳专署领导。1962年撤销冷江、娄底2市,将冷江市并入新化县;娄底市并入涟源县。1965年将湘乡县划归湘潭专区。1969年由冷水江镇改设冷水江市,属邵阳专署领导。

1970年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地区驻邵阳市,辖邵阳、冷水江2市及邵阳(驻塘渡口镇)、新邵(驻酿溪镇)、涟源(驻蓝田镇)、双峰(驻永丰镇)、邵东(驻两市镇)、新宁(驻金石镇)、武冈、绥宁(驻长铺镇)、洞口、隆回(驻桃洪镇)、新化等11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1977年邵阳市改由省直辖,将冷水江市和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划归涟源地区,邵阳地区辖6县、1自治县。

198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邵阳地区代管的邵阳市改由省直辖。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邵阳地区,辖邵阳市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驻邵阳市。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邵阳地区,将邵阳、隆回、洞口、武冈、绥宁、新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7县划归邵阳市管辖。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27号):撤销邵阳市桥头区。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

1996年,邵阳市面积20876平方千米,人口约700万人,辖西区、东区、郊区3个区及邵阳、隆回、洞口、绥宁、新宁、邵东、新邵7个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代管武冈市。市府驻西区城北路。

1997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83号):一、同意将新邵县的陈家桥乡划人邵阳市市区。二、同意撤销邵阳市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双清区:辖原东区的龙须塘、汽车站、小江湖、火车站、桥头、东风路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火车站、高崇山、城东、石桥、云水、鸡笼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 大祥区:辖原西区的城北路、红旗路、中心路、城西、城南、百园春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城南、雨溪、面铺、檀江、蔡锷、板桥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湖路。 北塔区:辖原东区的江北街道,原郊区的茶元头、江北、田江和从新邵县划入的陈家桥乡。区人民政府驻江北大道资州。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邵阳市总人口6963619人;其中:双清区262658人,大祥区277672人,北塔区67538人,邵东县1130536人,新邵县686810人,邵阳县887378人,隆回县1056727人,洞口县752581人,绥宁县339235人,新宁县557120人,城步苗族自治县241517人,武冈市694847人。

2005年末,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8个街道、94个镇、81个乡、21个民族乡。

2012年末,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24个街道、98个镇、77个乡、21个民族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