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区历史沿革

东安区是牡丹江形成市区最早的地方。清末,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中东铁路东段建成通车设立牡丹江站,逐渐形成了部分街道。东北沦陷后,称“旧市街”。1937年设置牡丹江市后,相继建立中区、南区和工场区。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新安区。但“新安”与“西安”发音接近,为避免发生混淆,1947年6月将新安区改为东安区。1952年1月,由原工场区和东安区一部分改设第二区。1956年9月,撤销区的建制,设立街道办事处。

1958年1月,撤销街道办事处,复设东安区。1960年8月,改称东安人民公社,并将兴隆、东村两个农村公社划入“实行城乡结合”。1962年1月,又将两个农村公社划出,恢复原东安区行政区域,1968年改称东风区。1970年初,将东风区划出一部分区域与爱民区划出的一部分区域设立前进人民公社,并将东风区改称胜利人民公社。同年10月,将胜利公社改称东风区。1980年6月,将东风区改为东安区。

1980年6月,东安区辖七星、长安、新安3个街道。1984年12月,从长安街道划出5个居委会成立沿江街道(1992年6月改为五星街道)。至此,全区共辖4个街道,31个居委会,955个居民小组,行政面积4.3平方千米。

1992年末,东安区位于牡丹江市城区东南部,牡丹江北岸,东北与阳明区接壤,东南、南濒临牡丹江,西至太平路与西安区分界,北与爱民区和阳明区毗连。濒临牡丹江,地势平坦,全区总面积4.2平方千米。总人口1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99%;满、回、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区政府驻东长安街中段路北。(《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1997年7月,郊区撤销后,原郊区所辖的东村乡、兴隆镇、沿江乡沿江街道南江第一、二、三、四居委会划归东安区管辖。共接收25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屯,2个乡(镇)辖街道办事处、13个居委会。至此,全区总面积增加到334.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5.2平方千米,乡镇面积329平方千米。城区共辖4个街道,33个居委会,982个居民小组。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东安区(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乡)常住总人口185506人,其中,新安街道46081人,长安街道33137人,七星街道37694人,五星街道18847人,兴隆镇36847人,东村乡12900人。

2001年4月,撤销东村乡,其行政区划归兴隆镇。9月并村,兴隆镇将25个行政村合并为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4个居委会。10月,4个街道的33个居委会组建19个社区。2002年,兴隆镇近郊6个村纳入开发规划,40平方千米熟地划归开发区,东安区辖区面积为294.2平方千米。

2005年,东安区辖4个街道、1个镇:新安街道、长安街道、七星街道、五星街道、兴隆镇。 新安街道辖柴市、牡丹、馨园、市政、花园5个社区;长安街道辖绿苑、清福、福民、幸福、平安5个社区;七星街道辖景福、紫云、七星、照庆、积善、光华6个社区;五星街道辖建福、热电、林机3个社区;兴隆镇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社区和乜河、跃进、胜利、大团、小团、江南、大湾、下乜河、中乜河、兴隆、河西、桥头、岭东、西村、迎门山、东村、东胜17个行政村。(www.xzqh.org根据《牡丹江市2005年代码》整理)

2007年末,撤销兴隆镇,改设兴隆街道(12月19日黑民区[2007]144号批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东安区常住总人口200160人,其中,新安街道52064人,长安街道39618人,七星街道39496人,五星街道23724人,兴隆街道45258人。

2012年,将下乜河、江南、中乜河等6个村、3个社区整建制划归开发区管理。

2013年,撤销兴隆街道,恢复兴隆镇。至此,东安区辖区面积294.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5.2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1个镇,2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万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