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历史沿革

肇州,金初,金太祖阿骨打于出河店(今肇源县茂兴镇南的“昂喇勒”古城)以“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因名“肇州”。设治时,以“该处有肇州古城,即名曰肇州厅”。汉晋属北夫余,隋唐属黑水靺鞨,辽属泰州,金属上京会宁府。1130年(金天会八年),于出河店设置肇州,领有始兴县,辖区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今肇州县在其境内。1138年(金天眷元年),设防御使,隶会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1293年(至元三十年),设置肇州,委派宣慰使。1295年(元贞元年),设置肇州屯田万户府,府治今肇东市四站镇境内“八里城”。明属奴儿干都司朵颜卫,设海西西路肇州站。

清为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后旗游牧地。1904年10月14日(光绪三十年九月初六日),设立北郭尔罗斯荒务行局。翌年10月5日(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七日),于察布奇尔台(今肇源县二站镇)设立郭尔罗斯后旗巡防局。勘定“安字十二井子中心”城基地(肇州正式设治后称“老城基”或“老街基”),备添官设署之用。1906年2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黑龙江将军奏准,设置肇州厅,选驻“骆驼脖子”(今肇源镇),辖境包括今肇州、肇源、肇东3县(市),并于昌五城设肇东分防经历。同年7月9日(农历五月十八日),肇州厅同知于巡防局启用肇州厅同知关防。隶属黑龙江分巡道。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1月,将肇州厅东部划出,于昌五城设置肇东设治局。1913年1月23日,黑龙江省都督令各府、厅、州均改为县。同年3月1日,启用肇州县关防,县址“骆驼脖子”。隶属黑龙江省。1914年6月,设置龙江道,归龙江道管辖。1929年2月,撤销道的建制,由省直辖。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隶属黑龙江省。1934年8月,因松花江水再度泛滥,县城全部被淹,伪县公署迁至老城基(今肇州镇)。同年12月,改隶滨江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哈西专区,1946年3月划归吉江行政区,同年6月划归嫩江省管辖。1947年2月至9月,由黑嫩联合省第四专区管辖。黑嫩联合省分开后,仍归嫩江省管辖。1949年5月,黑、嫩两省合并后,归黑龙江省管辖。1958年8月,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1959年11月,以大同、群众、新生、联合、中心5个乡镇和肇源县的大官、兴隆两个乡合并,设立大庆区。1960年5月,将北部大庆区划归新设立的安达市管辖。1965年6月,改隶绥化专区管辖。1992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划归大庆市领导;省政府9月26日下发通知,从12月1日起变更隶属关系。

1992年末,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东邻肇东市,南与肇源县接壤,西界大庆市,北与安达市毗连。全县总面积2392平方千米。总人口41.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7万人;满、蒙古、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0.5%。辖5镇、11乡。县政府驻地肇州镇。(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1996年,肇州县面积2393平方千米,人口38.5万人。5个镇、11个乡:肇州镇、丰乐镇、兴城镇、朝阳沟镇、永乐镇、托古乡、万宝乡、永胜乡、丰林乡、二井乡、朝阳乡、双发乡、杏山乡、榆树乡、双龙山乡、新福乡。县政府驻肇州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肇州县(辖6个镇、10个乡)总人口371451人,其中:肇州镇64302人,丰乐镇25172人,兴城镇23966人,永乐镇21191人,朝阳沟镇36161人,二井镇21963人,万宝乡23790人,托古乡21486人,朝阳乡19400人,丰林乡13437人,榆树乡19016人,杏山乡13570人,双龙山乡10646人,新福乡17237人,双发乡19777人,永胜乡18095人,卫星种畜场2242人。

2001年,撤销万宝乡,并入肇州镇;撤销双龙山乡,并入新福乡;撤销丰林乡,并入二井镇;撤销杏山乡,并入兴城镇。将183个行政村调整为104个。2001年底,肇州县面积2445平方千米。辖6个镇、6个乡:肇州镇、丰乐镇、永乐镇、二井子镇、兴城镇、朝阳沟镇,托古乡、朝阳乡、新福乡、双法乡、永胜乡、榆树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