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历史沿革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固安县和莫县原易县属地,置归义县,属北义洲,县治于州中(在今县城西北15.4公里容城县王路村北)。贞观元年(627年)州县俱废,入河北道;八年(634年)复置归义县,属幽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范阳郡,至德二年(757年)还属幽州,大历四年(769年)改属涿州。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归义县随燕云十六州入辽,属涿州。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置雄州,“雄”名源于此。据《读史方舆纪要》:“契丹入寇瓦桥关,遣将屯戍。周显德六年伐契丹,……至瓦桥关,契丹守将以城降。周主以其地控扼幽、蓟,建为雄州。”以雄州为名,系取威烈之义,以彰武功,震慑北辽。至此,唐置归义县以白沟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县,南归义先属后周、次年属宋,北归义属辽之涿州。

南归义县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更名归信,仍属雄州。宣和四年(1122年)宋收复涿州,归义、归信两县并存。金天会三年(1125年)归义、归信两县皆入金,后废归义县并入归信县,县仍治于州中。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雄州,四年归信县并入容城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置雄州、归信县,县仍治于州中。雄州属大都路,二十三年(1286年)改属保定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废归信县入雄州,属保定府。七年(1374年)四月降雄州为雄县,雄县始名于此,属保定府(同年容城县并入雄县,十三年析置容城县)。民国二年(1913年)2月改属范阳道,三年1月改属保定道。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政改河北省,属河北省保定道。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属河北省第五督察区。

1949年8月,本县属天津专区;10月改属保定专区。1958年10月2日,雄县、新城、涿县和涞水县东部地区合并,称涿县,驻高碑店,属保定专区。1960年5月,保定专区与保定市合并,改属保定市。1961年4月28日,雄县与涿县分设,恢复雄县建制;同年专区与市分置,本县属保定专区。1970年4月26日属保定地区。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本县属保定市。

1996年,雄县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约32.6万人,辖3个镇、6个乡:雄州镇、昝岗镇、大营镇、龙湾乡、米家务乡、朱各庄乡、北沙口乡、张岗乡、双堂乡。县政府驻雄州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雄县常住总人口323474人,其中:雄州镇79619人、昝岗镇30284人、大营镇36391人、龙湾乡43379人、朱各庄乡31565人、米家务乡33743人、双堂乡20747人、张岗乡27698人、北沙口乡20048人。

2002年,全县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约32.34万人。辖3个镇、6个乡,8个社区、223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雄州镇温泉路。

2009年?,撤销龙湾乡、米家务乡、朱各庄乡,设立龙湾镇、朱各庄镇、米家务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雄县常住总人口359506人,其中:雄州镇99693人,昝岗镇31671人,大营镇36660人,龙湾镇49949人,朱各庄镇34165人,米家务镇35955人,北沙口乡21371人,双堂乡20952人,张岗乡29090人。

全县现辖6个镇、3个乡:雄州镇、昝岗镇、大营镇、龙湾镇、朱各庄镇、米家务镇、双堂乡、张岗乡、北沙口乡。县政府驻雄州镇雄州路481号。

【注:境内白洋淀温泉城由白沟新城管委会管理。白沟新城是2008年7月28日由高碑店市白沟镇和白洋淀温泉城开发区合并组建。2010年8月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同年9月16日正式揭牌。】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