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庄镇

王兰庄镇位于丰南区西南部,距区政府15千米。面积86.6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2009年)。辖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王兰庄村。津唐高速公路、205国道平行过境。王兰庄村北“菱角泊”是著名胭脂稻原产地,清代曾有“营田指挥使”专职官员掌握种植,专供宫廷。

【沿革】1953年5月属三区王兰庄镇、横沽乡、傅家庄乡、将军庄乡、毕武庄乡、抓先庄乡,1958年属唐坊公社,1961年设立王兰庄公社、毕武庄公社,1984年改为王兰庄乡、毕武庄乡,1986年5月改王兰庄镇、毕武庄乡,1992年10月合并为新的王兰庄镇。1997年,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王兰庄一村、王兰庄二村、王兰庄三村、高先甸、高家围、横沽一村、横沽二村、横沽三村、横沽四村、董代庄、西杨庄、董恩庄、岔道口、将军庄、车道铺、大麦铺、董唐庄、彭家庄、刘官庄、王道庄、李豺庄、马家庄、抓先庄、孙永庄、高家庄、杨庄户、刘迁庄、毕武庄、张神庄、么家庄30个行政村。

【代码】130207109:~201王兰庄三村 ~202高先甸村 ~203横沽一村 ~204横沽二村 ~205横沽三村 ~206横沽四村 ~207高家围村 ~208王兰庄一村 ~209王兰庄二村 ~210将军庄村 ~211车道铺村 ~212大麦铺村 ~213西杨庄村 ~214董恩庄村 ~215岔道口村 ~216董唐庄村 ~217董代庄村 ~218毕武庄村 ~219么家庄村 ~220张神庄村 ~221高家庄村 ~222马家庄村 ~223杨庄户村 ~224李报庄村 ~225刘迁庄村 ~226孙永庄村 ~227抓先庄村 ~228王道庄村 ~229刘官庄村 ~230彭庄子村

【王兰庄一村】4.1k㎡、2770人(统计时间不详,下同)。【王兰庄二村】2k㎡、1575人。【王兰庄三村】1.9k㎡、1440人。唐贞观十二年(638)建庄。王氏先祖从山西太原迁此定居,得名王兰庄。1961年分为3个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53年5月属三区王兰庄镇,1958年属唐坊公社,1961年属王兰庄公社,1984年属王兰庄乡,1986年5月属王兰庄镇。

【高家围】1.4k㎡、933人。清光绪三年(1877)建庄。此地原是大佟庄佟家坟地,得名佟家围;后卖给芦台高家高氏祖建大厅,四周盖围房,租给他人居住,更名高家围。沿革同上。

【横沽一村】2.2k㎡、1488人。【横沽二村】1.6k㎡、886人。【横沽三村】0.8k㎡、601人。【横沽四村】1.1k㎡、876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建庄。此地原是安定沽,董氏先祖来此建一小街,名为小横街,故以原名安定沽和房舍座落得名横沽。1961年分为4个生产大队,1984年改村委会。1953年5月属三区横沽乡,1958年属唐坊公社,1961年属王兰庄公社,1984年属王兰庄乡,1986年5月属王兰庄镇。

【高先甸】4.8k㎡、2765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建庄。此地原是芦台至山海关大道一侧,宣庄高姓在此开客店,得名高家先甸,后称高先甸。沿革同上。

【董代庄】3.34k㎡、1490人。明万历十三年(1585)建庄。传说董各庄董申之母带子迁此定居,故以董母代子得名董代庄。1953年5月属三区傅家庄乡,1958年属唐坊公社,1961年属王兰庄公社,1984年属王兰庄乡,1986年5月属王兰庄镇。

【董唐庄】1.8k㎡、618人。明万历十三年(1585)建庄。董氏、唐氏相继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名。沿革同上。

【岔道口】3.6k㎡、2122人。明万历三年(1575)建庄。何氏、谷氏、李氏、于氏先祖来此定居,因此地在山海关至芦台大道旁,岔道较多,而得名岔道口。1953年5月属三区将军庄乡,1958年属唐坊公社,1961年属王兰庄公社,1984年属王兰庄乡,1986年5月属王兰庄镇。

【董恩庄】1.2k㎡、710人。明万历三十年(1600)建庄。董氏弟兄长福、长银由董各庄迁来,因弟兄二人和睦相处,交往恩深,故以情得名董恩庄。沿革同上。

【西杨庄】1.5k㎡、662人。明万历六年(1587)建庄。杨氏先祖杨虎、杨豹哥俩来此定居,得名杨家庄。后杨家被抄斩,孙龙由柳林庄来此定居,复庄名,1948年后改杨庄子,1982年更名西杨庄。沿革同上。

【将军庄】6.4k㎡、3035人。清雍正四年(1726)建庄。原是朝廷将军的放马场,丁、刘二氏由宣庄迁此定居,故以原址名得名。沿革同上。

【车道铺】1.4k㎡、902人。清光绪二年(1822)建庄。董氏先祖董瑞珠从董各庄迁此定居,因此地是董各庄居民的荧地,为后车道的草铺,而得名车道铺。沿革同上。

【大麦铺】3k㎡、938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建庄。此地地势低洼,适宜种大麦,而得名。沿革同上。

【毕武庄】5k㎡、2690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传说毕氏由山东移民来到西河,后迁到此地;兄弟三人因分歧比起武来,赶走2人,此处只留1人,得村名比武庄,后更名毕武庄。1953年5月属三区毕武庄乡,1958年属唐坊公社,1961年属毕武庄公社,1984年属毕武庄乡,1992年10月属王兰庄镇。

【马家庄】3k㎡、977人。明崇祯四年(1631)建庄。马氏先祖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名马家庄。沿革同上。

【高家庄】5k㎡、1526人。明崇祯二年(1629)建庄。高氏先祖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高家庄。沿革同上。

【杨庄户】2.1k㎡、746人。清雍正四年(1726)建庄。杨氏先祖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沿革同上。

【么家庄】3.8k㎡、1132人。清雍正二年(1724)建庄。清庄湖移民么氏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名。沿革同上。

【张神庄】2.3k㎡、762人。明崇祯二年(1630)建庄。山东枣林庄移民张氏迁此定居,在村前立了一个庙,庙前有个小台子,得名张台庄,后因信神,更名张神庄。沿革同上。

【刘官庄】2.5k㎡、835人。清乾隆二年(1737)建庄。刘氏先祖来此定居,因此地立过石碑,建过大庙,取名景阳庵,又因刘家在朝为官,故以姓氏和为官得名刘官庄。1953年5月属三区抓先庄乡,1958年8月属唐坊公社,1961年属毕武庄公社,1984年属毕武庄乡,1992年10月属王兰庄镇。

【彭家庄】1k㎡、264人。明洪武二年(1369)建庄。彭氏先祖彭子禄、彭子功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名。沿革同上。

【王道庄】1k㎡、307人。清嘉庆五年(1800)建庄。有王姓道士来此定居,得村名王道士,后更名王道庄。沿革同上。

【李豹庄】1.9k㎡、575人。清康熙六年(1607)建庄。李氏先祖李龙、李虎、李豹三弟兄来此定居,后李龙、李虎哥俩迁走,只剩李豹1人,故以其姓名得名李豹庄。沿革同上。

【刘迁庄】8.7k㎡、2267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李氏先祖来此定居,后又有刘氏迁来,因刘家人多,得村名刘迁庄。沿革同上。

【抓先庄】1.6k㎡、582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传说山东枣林庄移民丁氏来此定居,因抓先抢占了地势较高的地方,得名抓先庄。沿革同上。

【孙永庄】2.2k㎡、816人。明嘉靖二年(1503)建庄。孙氏先祖叫孙永的来此定居,故村以其姓名得名。沿革同上。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