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历史沿革

建国之初,濮阳人口151.08万人。濮阳专员公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10个县和濮阳城关区、道口区2个区。1952年11月24日,濮阳专员公署所辖的濮县、范县、观城、朝城4个县划归山东省聊城地区。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销,濮阳专区划归河南省领导。1954年6月,濮阳专区所辖的濮阳城关区、道口区分别划归濮阳县、滑县。9月25日,濮阳专区与安阳专区合并为安阳地区。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58年3月30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合并为新乡地区。

1961年12月18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分设,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64年4月1日,为便于黄河治理,经国务院批准,寿张县撤销,一部分划归范县。范县由山东聊城地区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1973年12月16日,范县东部的9个公社划出成立了范县台前办事处,系县级机构,直属安阳地区。1975年3月14日,范县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办事处。1978年12月,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县。

1983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83]176号),撤销濮阳县,设立濮阳市(地级),原安阳地区的内黄、滑县、清丰、南乐、长桓、范县、台前7县划归濮阳市管辖。建市之初,人口262.29万人。1984年2月,撤销濮阳县成立濮阳市郊区。1985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濮阳市市区;1986年5月28日,划濮阳市郊区胡村乡、孟轲乡、王助乡、城关镇、岳村乡及清河头乡一部分置濮阳市市区。

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濮阳市的长桓县划归新乡市管辖,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管辖,于3月22日实施。1987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濮阳市郊区,设立濮阳县,驻城关镇;6月12日,正式撤销市郊区恢复濮阳县建置,并将市区城关镇划归濮阳县,同时把城关镇的马呼屯、辛庄、辛庙、贾庄、申庄5个村划归市区孟轲乡。1996年?,濮阳市面积4266平方千米,人口334.2万人,辖市区及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5县。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濮阳市总人口3458332人;市区448290人、清丰县654160人、南乐县468360人、范县479818人、台前县325872人、濮阳县1081832人;全市共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3447910人,占99.7%;回族5468人,占0.16%;蒙古族1401人,占0.04%;满族774人,占0.02%;土家族537人,占0.02%。

2002年12月25日,民政部批复(民函[2002]222号):经国务院批准,濮阳市市区更名为华龙区;2003年2月14日,正式更名。2003年末,濮阳市辖五县一区,下辖64个乡、14个镇、11个街道,共有81个居委会、2946个行政村。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356.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6.93万人,占27.2%;乡村人口259.49万人,占72.8%。

2005年11月2日濮阳市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召开,根据省、市乡镇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濮阳市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具体调整情况是:撤销濮阳县两门镇,其行政区域并人濮阳县海通乡;撤销范县孟楼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范县龙王庄乡;撤销清丰县王什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濮阳高新区胡村乡;濮阳县新习乡划归濮阳高新区管理。2005年末,濮阳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16个镇、59个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