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沿革

因行政区域在甘肃省南部,并以藏族为主体自治民族而得此名。元为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地。明属洮州卫、岷州卫地。1949年9月11日,临潭县和卓尼设治局辖区和平解放;20日,夏河县辖区和平解放;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临夏专署;27日,成立临潭县人民政府,隶属岷县专属。12月10日,西固县(舟曲)辖区解放,并成立西固县人民政府

1950年5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岷县督察专员公署,将其管辖的临潭县划归临夏专署。夏河县从临夏专署析出,由省直辖。卓尼县设治局改为卓尼自治区由省直辖。其政权名称为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1年1月,西固县武坪自治区成立(包括武坪、磨里、那下、八楞等区域)。1952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成立中共甘南藏区工作委员会。12月25日,在夏河县拉卜楞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1953年6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成立欧拉、洮源、舟曲等3个县级工作组。10月1日设立甘南藏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夏河县拉卜楞。原由省直辖的夏河县、卓尼自治区,原属临夏专区的临潭县及岷县(洛大直属乡、官鹅乡、大河坝乡、西尼沟,会川新堡等4个藏族自治乡,宕昌4个乡)、西固县(城关区,武坪藏族自治区,峰迭联合区,阳山自治乡)、武都县(坪牙藏族自治乡)、会川县各一小部分地区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区。全区辖夏河、卓尼、临潭三县,下设21区,1个市,1个镇,80个乡。

1954年3月2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舟曲(驻原西固县城)、碌曲(驻西仓)、玛曲(驻卓格尼玛)3个行政委员会,均系大于区小于县的一级政权机关,由甘南藏族自治区直接领导。将夏河县第七区(欧拉、乔科卡松、卓格尼玛、齐哈玛四大部落)划归玛曲县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夏河县第二区的玛艾、尕海、朗木寺划归碌曲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城关区、峰迭区、武坪区、阳山乡、洛大乡、官鹅乡、坪牙乡划归舟曲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大河坝、南峪、大川坝、梁家坝、中牌、坪里被划归宕昌县。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批准卓尼自治区改为卓尼县。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甘南藏族自治区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夏河县拉卜楞。舟曲、碌曲、玛曲3行政委员会分别改设舟曲、碌曲、玛曲3县。自治州辖夏河县(下辖6区28乡,3个直属乡和1个区属阿拉部落)、卓尼县(下辖9个区,17个乡和1个直属镇)、临潭县(下辖6个区,33个乡和旧城市)、碌曲县(辖3个区,未设乡)、玛曲县(未设区、乡、只设4个工作组)、舟曲县(下辖3个区,20个乡和5个直属乡)等6个县。

1956年7月14日,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由夏河县拉卜楞镇迁驻黑错,并将藏语“黑错”的音译名称调整为“合作”。1958年撤销夏河县,改建为德乌鲁市(驻合作镇)。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德乌鲁市。撤销卓尼县,并入临潭县;撤销碌曲、玛曲2县,合并设立洮江县(驻尕海滩)。甘南藏族自治州辖1市、3县。1959年舟曲县改名为龙叠县。

1961年撤销德乌鲁市和洮江县,恢复夏河(驻拉卜楞)、碌曲(驻尕海)、玛曲(驻卓格尼玛)、卓尼4县。由龙叠县部分地区设立迭部县(驻电尕寺)。龙叠县改名为舟曲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辖7县。1964年碌曲县驻地由尕海迁桥头。甘南藏族自治州辖临潭、舟曲、玛曲(驻卓格尼玛)、夏河(驻拉卜楞镇)、卓尼、迭部(驻电尕寺)、碌曲(驻桥头)等7县。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