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历史沿革

清远,取清明广远之意。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粤。秦统一中国后,设置行政机构,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高祖年间(前206—195年)先后置桂阳县(今连州一带)、阳山县、浈阳县和含匡县(浈、含今为英德市境),均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县(原清远县一带),属南海郡。三国时,各县隶属始兴郡。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置清远郡,清远之名由此而始,辖中宿、威正、平、恩洽、浮护五县。还置阳山郡,辖阳山、桂阳、广德(后改称广泽、连山)等县。在含匡设衡州,领阳山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及其所属的中宿等县,置清远县、政宾县(今清新县滨江一带),仍属于南海郡。同时,废阳山郡改置连州,把衡州改名为匡州。二十年(600年),废匡州,其属县改隶广州府。唐武德六年(623年),政宾县并入清远县,属广州府。天宝元年(742年),连州改置连山郡。

五代南汉乾享五年(921年)于浈阳县设英州。宋宣和二年(1120年),英州改置真阳郡,含匡、浈阳先后改名为含光县、真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真阳郡升为英德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英德府改为英德路总管府,不久又降为州,并含光、真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真阳郡升为英德府。明洪武二年(1396年),英德州改置英德县,属韶州府。十四年,连州和阳山、连山二县改属广州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连州为广东省直隶州,领阳山、连山二县。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清远、英德两县划地设广东布政司佛冈军民厅(相当于县级建制)。二十二年,连山县改设绥瑶直隶军民同知。宣统三年(1911年),复称为县。民国元年(1912年)连州改称连县。民国3年,佛冈改厅为县。抗日战争期间,广东省政府北迁连县,清远各县均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驻连县)管辖。民国35年,由连山、连县、阳山三县划地,新置连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佛冈县曾先后归属韶关、广州、佛山管辖外,各县先后由北江行署、韶关专署、韶关行署管辖。1953年,连南与连山合并为连南瑶族自治(后改为县)。1958年,连县、连南、连山、阳山四县合并,称连阳各族自治县。同年,佛冈、从化两县合并,称从化县。1960年恢复阳山县。1961年恢复佛冈县,属广州市辖。1961年,恢复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1962年,成立连山壮族瑶族县。1963年,佛冈县由广州市划为韶关地区管辖。1983年7月,韶关地市合并,将清远、佛冈两县划归为广州市,其余各县属韶关市管辖。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并划广州市市属的佛冈县和韶关市属的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县为清远市所属。1992年清郊区改为清新县。1994年,英德县、连县改为英德市、连州市(省辖县级市,由清远市代管)。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清远市总人口3146713人,其中:清城区506680人、佛冈县255341人、阳山县400776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99070人、连南瑶族自治县133814人、清新县531226人、英德市810446人、连州市409360人。

2002年,清远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8个街道、137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1448个村委会、143个居委会。

清远市从2002年开始进行乡镇大撤并。至2004年7月底,全市已撤并乡镇63个,撤并率达44.1%。清远市原有乡镇143个,其中1.5万人以下的乡镇有40个,万人以下的乡镇有22个。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山联乡,在撤并前全乡总人口只有1217人。各区县市撤并情况:清城区:由7个镇撤并为3个镇;清新县:由23个镇撤并为9个镇;佛冈县:由12个镇撤并为6个镇;英德市:由33个乡镇撤并为23个镇;连南县:由12个乡镇撤并为7个镇;连山县:由12个镇撤并为7个镇;连州市:由22个乡镇撤并为12个乡镇;阳山县:由22个乡镇撤并为13个乡镇。

2005年末,清远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5个街道、77个镇、3个民族乡。

2012年12月,撤销清新县,设立清远市清新区。调整后,清远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即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市、连州市。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