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汕头市行政区划

  1997年,汕头市面积2065平方千米,人口401.1万。辖龙湖、金园、升平、达濠、河浦5个区和南澳县,代管潮阳、澄海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汕头市区外马路110号。(以下为5个区资料;本页主要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达濠区(DahaoQu)位于汕头市南部,与老市区隔海相望,海岸线长达76千米。是汕头“一市二城”发展规划中的南区。古属南海郡揭阳县,宋属潮阳县奉恩乡,明分属潮阳县招收都、砂浦都。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达濠城”,遂成海防要镇。1949年分达濠区(属潮阳县)、峃石区(属汕头市)。1958年均划归汕头市郊区,并分改公社,随后,达濠公社划入潮阳县,并改镇。1984年达濠镇县)与峃石公社合并为达濠区(市辖区)。1997年,面积99.3平方千米,人口16.2万,辖5个街道,区政府驻达濠,距市区中心15千米。
  辖内以达濠岛为主,岛上以丘陵山地为主。沿海多滩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1.5℃,年降水量1536毫米。濠江(海峡)从汕头港蜿蜓流入南海。沿海港湾20多处。324国道广汕线和深汕高速公路通达。汕头保税区设于境内。名胜古迹有古达濠城、青云岩。青云岩风景区、北山湾风景区、珠浦农乐园风景区、红星影视中心风景区等为旅游胜地。省级风景名胜区峃石风景区在境内。

  达濠街道(Dahao Jiedao) 区政府驻辖区内。原属潮阳县,1958年划归汕头市郊区,隶属几经变更,1984年属达濠区,1987年始建。位于区境中部。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6.3万。辖濠滨、达濠、赤港、青篮、达埠、赤隆、青林、青盐、葛洲、西墩、达濠、赤港、青篮、达埠、赤隆、青林、青盐、葛洲、西墩、赤濠、包帆、放钓13个管理区。名胜古迹有古达濠城、青云岩风景区等。
  峃石街道(Queshi Jiedao) 解放初称汕头市峃石区,1958年划归汕头市郊区,称公社,1984年属达濠区,1987年改现名。位于区境北部,隔峃石海与汕头北区相望。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峃石居委会和红光、红旗、红星、磊口、松山、棉花、澳头、浔洄8个村委会。汕头华能电厂和汕头深水港煤码头设于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峃石风景区在境内。
  马滘街道(Majiao Jiedao) 原属潮阳县第三区,1969年归达濠公社管辖(分设三个大队),1974年随属汕头市郊区,1984年达濠建区始称是名。位于区境南部,濠江西南岸。面积18.2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马滘居委会和海光、海星、海明、和社、南山、凤岗6个村委会。
  珠园街道(Zhuyuan Jiedao) 1952年属潮阳县河浦区,1958年归入达濠公社,1976年属汕头市郊峃石公社,1984年属汕头市达濠区。1987年设珠园乡,1992年撤乡设街道。位于区境中部。面积19.6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珠浦、头村、中村、尾村、葛陈、葛朱、茂南、茂北8个村委会。
  广澳街道(Guang’ao Jiedao) 原属潮阳县,称南衡乡、广澳乡。1974年属汕头市郊区,1984年属汕头市达濠区,分设东湖乡、下五乡、广澳乡,1987年合称广澳乡,1989年划归汕头经济特区,1992年复归达濠区,改现名。位于区境东南部,濒临南海。面积30.2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埭头、东湖、澳头、大仑、三寮、河渡、广澳7个村委会。汕头保税区设于境内。

  龙湖区(LonghuQu)位于市城区东北部。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1991年11月,以原汕头经济特区龙湖片区为主体,划入原郊区下蓬镇,始设龙湖区。1997年,面积4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多万。辖1镇4个街道。区政府驻江路。广梅汕铁路,汕头客、货运站,汕头深水港区,海湾大桥,深汕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均在境内。有龙湖乐园、妈屿海边浴场等旅游场所。

  新津街道(Xinjin Jiedao) 1992年设立。位于市城区东部。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3.8万。办事处驻珠江路。辖绿菌、紫云、丽东、金港、金凤、金龙、泽湖、东和、佳和、南华、金华等19个居委会。
  珠池街道(Zhuchi Jiedao) 1992年设立。位于市城区东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3.8万。办事处驻嵩山路。辖天山、珠东、珠南、珠樟、珠北、广兴、内充公、妈屿等20个居(村)委会。
  龙湖街道(Longhu Jiedao) 1992年设立。位于市城区东部。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3.5万。办事处驻长江路。辖春湖、玉湖、碧湖、南湖、金湖等10个居委会。
  金霞街道(Jinxia Jiedao) 1992年设立。位于市城区东部。辖区2.6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金谷、金珠、金兴、丹霞、丹苑、碧霞等13个居委会。
  下蓬镇(Xiapeng Zhen) 解放初为澄海县管辖,1958年划属汕头市郊区,1965年又划归澄海县管辖,1974年再划入汕头市郊区,1991年划属龙湖区。地处韩江下游,位于市区东北部。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政府驻金新北路。辖官一、夏桂埔、周厝塭、鸥上、鸥下、西畔、吉贝、万石、渔下、旦家园、蔡社、陈厝寨、铁洲、溪西、新地、旧地、流美17个管理区(村委会)。文物古迹有证果寺、腾辉宝塔。  金园区(JinyuanQu)位于市区中部。1991年由原汕头市金砂区、公园区和郊区岐山镇合并而设。1997年,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1镇13个街道。境内有汕头港。地域靠近汕头机场、广梅汕铁路及车站、深汕高速公路。驻有汕头市委、人大、政协、警备区等党、政、军领导机关。旅游景点有石炮台、金砂公园等。

  龙厦街道(Longsha Jiedao) 区政府驻辖区内。1982年始设。位于市城区中部。面积0.7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平南、平北、平东、平中、椰园、白沙里、龙眼西、龙北、东福9个居委会。辖区内有汕头国际大酒店及艺都大剧院。
  广夏街道(Guangxia Jiedao) 1995年10月始设。位于市城区东北部。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荷花园、葵花园、樱花园、迎春园、杜鹃园、红荔园、天竺园等居委会和浮东、浮西2个村委会。
  石炮台街道(Shipaotai Jiedao) 1982年始设。位于市城区东南部,新、老城区结合部,南濒峃石海。汕头特区货运码头设此。面积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新湖、新陵、建新、石炮台,饶平5个居委会。有省级保护文物单位——清代崎碌古炮台,有汕头新八景之一——观海长廊。
  东墩街道(Dongdun Jiedao) 1985年始建。位于区境东北部,韩江支流——梅溪以东。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北墩、南墩、浮陇、北华、桃园、金墩6个居委会。
  飞度街道(Feidu Jiedao) 1985年始设。因地处旧飞机场和飞度村之间,故名。原是一片荒海滩,后经围海造田而成。位于区境中部,峃石海北岸。面积0.9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榕园、松园、翠园、海园、长度、新南6个居委会。
  金砂街道(Jinsha Jiedao) 1950年始设,初属汕头市郊区,1970年划归红卫区,1980年划归金砂区,1991年隶属金园区。位于市城区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金韩、金华、金源、金新、金美、大窖10个居委会。
  金龙街道(Jinlong Jiedao) 1989年始设。辖区东至外环东路,西至东厦北中转金园路延至龙眼北路,南至金砂东路,北至金湖二路。面积0.7平方千米,人口2.1万。距区府1.8千米。辖杏园、玫瑰园、百合园、牡丹园、杏园东、玫瑰北、百合西7个居委会。
  崎碌街道(Qilu Jiedao) 旧为外国领事馆、洋行集中区。原称为新崎管理区。1991年(注:原出处如此,应有误)属公园区,1968年分为卫东、忠东和向阳3个街道,1975年合并改今名。面积0.4平方千米,人口2.8万。办事处驻大华路。辖康乐、爱华、联兴、乔林、葱陇5个居委会。中共汕头市委和市政府、市人大、政协等重要机关都在辖区内。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曾驻此。
  东厦街道(Dongxia Jiedao) 1990年始设,系市城区东部新开发的住宅区。面积0.4平方千米,人口4.6万。由月季园、玉兰园、石榴园、芙蓉园、海棠园、水仙园六个园区组成,分设月季、玉兰、石榴、芙蓉、海棠、水仙6个居委会。
  龙眼街道(Longyan Jiedao) 1986年始建,属金砂区,1991年并入金园区。位于市城区中心。行政辖区西起龙眼南路,东至金环南路(与龙湖区接壤),北起金砂中路,南至海岸线。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菊东、菊西、凤园、茶园、龙眼园、金苑、竹园7个居委会。
  新梅街道(Xinmei Jiedao) 前身为华坞管区,1968年改为向红、卫红2个街道,属公园区。1975年合并为汕樟街道,1980年改今名,1991年底划入金园区。位于市城区中心。辖区东临汕樟路,西至大华路,南达外马中路,北以金砂西路为界。面积0.5平方千米,人口2.8万。办事处驻中山路432号。辖华坞、华新、运输、炽昌、新梅、集成6个居委会。
  新兴街道(Xinxing Jiedao) 1965年始建新兴街道,1968年分为立新、立公、树忠3个革委会。1975年合并,改称现名。位于市城区中部。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中华、亮长、公园头、迎春、福长、新兴、三洁7个居委会。基督教市东堂、佛教高僧居住的圆觉精舍和日光精舍等在境内。
  陵海街道(Linghai Jiedao) 昔为市郊,1975年始设,属公园区,1980年划归金砂区,1991年属金园区。位于市城区中部。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三让、长平、中平、平原、华东、华西6个居委会。
  岐山镇(Qishan Zhen) 1961年析鮀浦公社设岐山公社,1961~1965年属汕头市郊办事处。1966~1974年属澄海县,1975年属汕头市郊区。1984年改岐山区(郊区派出机构),1986年建镇,1991年属金园区。位于市城区北部,面积19.5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湖头、沟南、月浦、西陇、赤窖、陇头、马西、大路、中岐、下岐10个管理区(村委会)。  升平区(ShengpingQu)位于汕头西北隔。1991年析原安平区、同平区、郊区鮀浦镇及公园区、金砂区部份地而建。1997年,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1镇11个街道。区政府驻光华路124号。北回归线过境。汕头大学位于境内。名胜古迹有桑浦山麓龙泉岩、翁公(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书院、位于闹市区的老妈宫、存心善堂和原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

  光华街道(Guanghua Jiedao) 1955年为同平区乌桥街道平建居委会,1959年街道改管理区,1963年复为乌桥街道,1968年改为红东、红胜、红群、红心、红建5个街道革委会。1981年红建街道革委会(即原来平建居委会)改光华街道。1991年划入升平区。辖区东莅韩江,西靠牛田洋,南临韩江。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车站、建华、华中、平建、大学路上、厦岭6个居委会和1个管理区(村委会)。区政府在辖区内。汕头开埠的发祥地——夏岭妈宫位在此地。
  福合街道(Fuhe Jiedao) 1955年设置,1959年改称管理区。1968年分为向红、向群、向新、向阳4个街道,1973年合并为镇平、同平2个街道。1986年复合并为现名。位于市城区西部,北傍韩江下游。面积0.2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镇平、瑞平、新洪、万福、寿山、国平、福平、万胜、菱芝、荣华10个居委会。辖区内的福合埕一带,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交易市场,俗称“闹市”,又称“老市”。清同治七年(1868)巡道张铣,费白银1.8万两在旧公园内街建行署。署址周围800米,俗称道台街。辛亥革命后,为潮巡署、督办署、镇守使署、潮梅署后处驻地。1921年辟为汕头第一公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汕头总工会,设在旧公园右巷4号。
  乌桥街道(Wuqiao Jiedao) 1986年由二马、火车2个街道合并而成,属同平区。1991年划入升平区。位于市城区西北部,四面环水,东临梅溪河下游。面积0.6平方千米,人口3万。办事处驻乌桥北海旁路1号A座三楼。辖享祠、北海、二马上、二马中、焕新、火车、周兴、回栏、振球、金福10个居委会。
  新华街道(Xinhua Jiedao) 1994年析光华街道始建。面积1.4平方千米。位于市城区西隅,人口1.8万。辖新乡、杏花、潮汕路、护堤路4个居委会和新乡村委会。
  南海街道(Nanhai Jiedao) 原为涂坪管理区。1965年分为东风、东方红、跃进3个街道,1972年合并为东风街道,1976年改涂坪街道,1980年更现名。位于老城区繁华的外马路前段峃石海北岸。面积0.5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利安路、商业、广州、上涂坪、南海路、南海横和下涂坪一、二巷,下涂坪三、四巷8个居委会。汕头八景的海滨长廊西段、人民广场和汕头港国际码头在境内。
  中山街道(Zhongshan Jiedao) 1965年始建,属公园区。1968年分为忠红、文胜和红武3个街道,1975年合并复称今名。1991年划属升平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0.3平方千米,人口1.6万。办事处驻中山一横路月眉苑。辖桂馥、联韩、志成、庆华、新建5个居委会。辖区内有游览胜地中山公园、月眉翠堤。有“丰哉亭”及中共潮汕中心县委旧址,广东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遗址等纪念地。
  永泰街道(Yongtai Jiedao) 位于老城区“四永一升平”区域,面积0.1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永平、永和、上永安、下永安、永胜、永兴、永顺7个居委会。
  万安街道(Wan'an Jiedao) 1955年始建,1958年改万安管理区,1967年分为向阳、向末、卫东。1970年合并复设向阳街道。1979年更现名。面积0.3平方千米,人口2万,办事处驻永平路32号。辖德兴、镇邦、德安、至平、怀安、万安、打锡、打石8个居委会。
  新风街道(Xinfeng Jiedao) 俗称金山地,原为海滩,初由福建人林乾太围填造地,后因与清官吏方耀争地引起诉讼,官府判给金山中学作校产。1955年设天后指挥部,1959年改天后管理区,属同平区。1965年底改新风街道,1968年底分为伟新、建新、更新、庆新4个街道,1973年更新、庆新2个街道合并改设五星街道,伟新、建新街道合并改设杉排街道,1986年合并改现名,1991年划属升平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0.3平方千米,人口2.4万,办事处驻金山直街35号。辖管五福、金山、信荣、福安、杉排、永通、潮安、荣隆、西堤旁9个居委会。
  中马街道(Zhongma Jiedao) 1956年始建,1968年分为红忠、红星、红光3个街道,1975年合并设中马街道,属公园区。1991年划归升平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0.3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中信、福明、盐埕、民生、永同、红亭花园6个居委会。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在境内。
  吉祥街道(Jixiang Jiedao) 1955年始建,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7年分为前锋、前进、前卫等3个街道,1972年合并为前锋街道,属安平区。1979年改今名。1991年划属升平区。位于市城区西南部,峃石海滨。面积0.3平方千米,人口2.6万,办事处驻海墘内街1号。辖德志、德里、仁和、吉安、上海平、下海平、棉安、西堤8个居委会。
  鮀浦镇(Tuopu Zhen) 1984年为郊区鮀浦镇,1991年划入升平区。位于汕头经济特区西北部。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7.8万。辖莲塘、赖厝、大场、两丰、天港、大井、双丰、玉井、沙浦、溪东、港美、金陇、举丁、山兜14个村委会及鮀东、蓬洲、鮀都3个居委会。

  河浦区(HepuQu)位于市城区南部,东邻汕头市达濠区、汕头保税区,西接潮阳市。海岸线16.8千米。原是潮阳市一个边远镇。1994年4月划入汕头市,改市辖区。1997年,面积61.5平方千米,人口7.7万。辖3个街道。
  三河街道(Sanhe Jiedao) 1958年与达濠合并设红旗公社,属汕头市郊区。1961年为河浦公社,属潮阳县。1981年改区,1986年建镇,1992年属潮阳市,1994年改现名,划属汕兴市河浦区。位于区境西北部,东临濠江。面积29.1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河东、河北、河南、楼下、肚桥5个居委会。叠石山石刻群与宝峰岩在境内。
  滨海街道(Binhai Jiedao) 1994年始建。位于区境南部,毗邻达濠区。西距潮阳市海门镇3千米。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钱塘、华里、华新、上兴、上店、林后、五一、里前、东陇9个居委会。
  玉新街道(Yuxin Jiedao) 区政府驻辖区内。1994年7月份设立。位于区境中部,濠江西岸。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玉石、岗背、下衙、黎明、燎原、灯塔6个居委会。文物古迹有度西庵和宋、元代石刻等。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