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 本页最近更新于2008-11-13 12:23:44
  唐永泰二年(766)析侯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以年号永泰为县名。宋崇宁元年(1102)因避宋哲宗陵讳改名永福县。民国3年(1914年)因与广西永福县同名复改永泰县。历属福州、长乐府、东都、福州、福州路、福州府、闽海道。
  1949年8月15日解放。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改属晋江专区,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71年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1983年划归福州市。 链接:《福州市志》有更详细沿革资料 

  宋时分为丰和、通化、和平3乡。元代仍沿其旧。明代改通化乡为中和乡,清沿明制。民国25年(1936年)划为3个区,民国31年并为嵩口、葛岭两个区。民国35年划为鹤皋、梧桐、嵩口3镇和泉山、三爱、赤埔、台口、葛岭、龙鲤、盖洋、莲峰、霞东、文辅、大洋、清溪、雁凤、丹叶14乡。
  新中国成立后,仍沿其旧。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8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21个人民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2个镇19个乡,后陆续将7个乡改镇。
  1997年,永泰县面积2241平方千米,人口34.2万,辖9镇12乡:樟城镇、葛岭镇、城峰镇、清凉镇、梧桐镇、嵩口镇、长庆镇、同安镇、大洋镇、塘前乡、富泉乡、岭路乡、赤锡乡、盖洋乡、东洋乡、霞拔乡、红星乡、白云乡、丹云乡、盘谷乡、洑口乡,县政府驻樟城镇。
  2000年,永泰县辖9镇12乡:樟城镇、嵩口镇、梧桐镇、葛岭填、城峰镇、清凉镇、长庆镇、同安镇、樟洋镇、塘前乡、富泉乡、岭路乡、赤锡乡、洑口乡、盖洋乡、东洋乡、霞拔乡、盘谷乡、红星乡、白云乡、丹云乡,8个居委会、254个行政村。面积2241平方千米,人口35.87万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24344人,其中:樟城镇 19658人、嵩口镇 31763人、梧桐镇 32377人、葛岭镇 17105人、城峰镇 21730人、清凉镇 12128人、长庆镇 21113人、同安镇 28227人、樟洋镇 28845人、塘前乡 4694人、富泉乡 7013人、岭路乡 7839人、赤锡乡 13730人、伏口乡 12001人、盖洋乡 8643人、东洋乡 8289人、霞拔乡 15617人、盘谷乡 8420人、红星乡 8758人、白云乡 12632人、丹云乡 3762人
  2000年,永泰县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 2000年12月31日):
乡镇名称 政府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户数(户) 人口(人) 居委会(个) 行政村(个)
樟城镇 县府路 5 7994 24024 5 1
长庆镇 长庆村 165 4932 23123   15
樟洋镇 腾鲤村 100 7133 32009   18
清凉镇 清凉村 95 2774 11660   12
葛岭镇 葛岭村 216 4386 16125   16
城峰镇 龙峰村 85 3044 13780 1 14
蒿口镇 嵩口 250 7030 31719 1 20
同安镇 桥头里村 127 6858 30597   23
梧桐镇 梧桐村 169.9 7498 35949 1 21
白云乡 白云村 111 3109 13942   13
红星乡 尧祥村 51 2104 9525   8
丹云乡 洋头村 60 1339 4204   6
盘谷乡 福坪村 25 2047 9296   6
东洋乡 东洋村 47 1982 9062   10
霞拔乡 下洋村 60 3725 17390   11
盖洋乡 盖洋村 130 1834 8825   10
富泉乡 力华村 63.4 1630 7264   9
塘前乡 大樟村 100.7 954 3912   6
洑口乡 洑口村 148 2684 12860   10
岭路乡 岭路村 121 1558 7943   10
赤锡乡 赤锡村 98 2826 14776   15
合计   2241 77391 337985 8 254

  2003年,永泰县辖9个镇、12个乡:樟城镇、嵩口镇、梧桐镇、葛岭镇、城峰镇、清凉镇、长庆镇、同安镇、樟洋镇、塘前乡、富泉乡、岭路乡、赤锡乡、洑口乡、盖洋乡、东洋乡、霞拔乡、盘谷乡、红星乡、白云乡、丹云乡。2003年末,户籍人口35.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5万人。
  2004年11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永泰县樟洋镇更名为大洋镇的批复》(闽政文[2005]335号):同意永泰县樟洋镇更名为大洋镇。2004年,全县辖21个乡镇,总人口36.02万。
  2005年,永泰县辖9个镇、12个乡:樟城镇、嵩口镇、梧桐镇、葛岭镇、城峰镇、清凉镇、长庆镇、同安镇、大洋镇、塘前乡、富泉乡、岭路乡、赤锡乡、洑口乡、盖洋乡、东洋乡、霞拔乡、盘谷乡、红星乡、白云乡、丹云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请保留本页地址:http://www.xzqh.org/html/show/fj/8580.html
县级及以上调整
CNZZ_SLOT_RENDER('281425'); CNZZ_SLOT_RENDER('281426');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本站微博